# Web3消費者應用範式及投資理論思考在過去一段時間內,Alliance DAO因成功孵化Pump.fun、Moonshot等Web3消費者應用而備受關注。本文將總結Alliance DAO對Web3消費者賽道的投資理念,並對該賽道進行觀察,以綜述當前Web3消費者應用的主流範式、面臨的挑戰與潛在機遇,最後總結對Web3消費者應用投資理論的思考。## Alliance DAO 對 Web3 消費者賽道的孵化Alliance DAO Accelerator共孵化或對外投資了28個Web3消費者應用程序,大致可分爲7大類:1. Life Style 類:旨在通過Web3方式,培養用戶新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項目,如StepN、Sleepagotchi等。2. Games 類:Web3遊戲或GameFi,如Axie Infinity、Genopets等。3. Crypto 投機類:滿足用戶Crypto投機需求的相關產品,如Pump Fun、Moonshot等。4. SocialFi 類:將用戶在社交媒體平台的影響力通證化,形成新的投機標的項目,如fantasy.top、0xPPL等。5. 創作者經濟類:爲內容創作者提供新經濟模型的Web3內容分發平台,如Koop、CreatorDAO等。6. 財務類:降低用戶對Crypto使用與管理成本的產品,如Hana Network、P2P.me等。7. 工具類:解決用戶實際生活問題的產品,如Web3地圖proto。從投資偏好的發展趨勢來看,Alliance DAO從2021年開始對Consumer類項目進行投資與孵化,2021-2023年上半年主要側重於Games和創作者經濟類項目。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其偏好轉向Crypto投機類、SocialFi類以及財務類。Alliance DAO關於Web3消費者賽道的投資理念主要包括:1. 認爲生態基礎工具已日趨完善,需要更多應用層爲生態帶來真正的價值獲取能力。2. 創始團隊應以PMF爲主,避免過早引入Token。 3. Web3消費者應用的目標用戶可按對Web3的接受度劃分。左側非Web3普通用戶主要通過"廣告代幣"降低獲客成本;右側Web3 Native用戶則圍繞資產化新標的,帶來投資、投機需求,或解決Web3原生用戶獨特需求。4. Solana生態更有利於Consumer應用成功,原因包括:更活躍的社區、更強的生態資源支持、更快低成本的基礎設施、更高的產品競爭壁壘。## 什麼是Web3消費者應用Web3消費者應用指具有Web3特徵的面向普通消費者的軟件應用。按App Store分類,可將整個消費者應用賽道大致分爲10個類別:1. 社交2. 生活方式3. 遊戲4. 效率 5. 娛樂6. 教育7. 工具8. 新聞9. 旅遊10. 金融## Web3消費者應用範式及其機遇和挑戰根據對Alliance DAO投資理念的分析及自身觀察,存在三種常見的Web3消費者應用範式:1. 利用Web3基礎設施的技術特點,優化某些傳統消費者應用存在的問題:- 極致的隱私保護和數據主權: 機會點:隱私賽道一直是Web3基礎設施創新的主旋律,從最初非對稱加密算法的身分確認系統,逐步整合了衆多軟硬件技術。爲用戶帶來了數據主權,個人隱私信息可直接托管在本地可信的軟硬件設備中。 難點:經市場驗證,以此作爲核心賣點在市場競爭中並無明顯優勢。原因有二:一是消費者對隱私重視建立在發生大規模隱私泄露與侵權事件基礎上,但通過完善法律法規可有效緩解;二是當前大部分消費者應用商業模式建立在大數據提取價值之上,過度強調隱私保護會動搖主流商業模式。- 低成本的全球全天候可信執行環境: 機會點:衆多L1和L2爲應用開發者提供了全新的、全球化、全天候運行的多方可信程序執行環境。可有效降低開發此類服務的相關成本,如穩定幣。 難點:對應用場景的挖掘比較困難。只有在某服務中,涉及多方協作,且相關主體各自獨立,規模處於均勢,且涉及的數據特別敏感時,使用該執行環境才帶來好處。目前看來,此類應用場景大部分集中在金融服務領域。2. 利用加密資產,設計新的市場營銷策略、用戶忠誠度計劃或商業模式:- 通過Airdrop等基於Token的市場營銷活動,降低獲客成本: 機會點:Token憑藉極高的金融屬性,且又是憑空創造的資產,可顯著降低早期項目風險。採用這一範式的項目不在少數,如大部分TON生態項目、小遊戲等。 難點:主要面臨兩方面問題:一是此方案吸引來的用戶大部分是加密貨幣投機者,後期轉化成本極高;二是隨着此類模式大量應用,利用Airdrop獲客的邊際收益縮小。- 基於X to Earn的用戶忠誠度計劃: 機會點:留存促活是消費者應用關注的問題。利用Token的金融屬性,降低留存促活成本,成爲大多數此類項目的選擇。 難點:依賴用戶賺取收益的動機促活,會使用戶對產品的關注點從產品功能本身轉移到收益率上。若收益率建立在自己發行Token價格之上,就對項目方產生市值管理壓力。- 利用Token的金融屬性直接變現: 機會點:Token帶來了一種新商業模式,即利用Token的金融屬性直接變現,也就是項目直接賣幣套現。 難點:這是一種不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項目發展度過早期高成長階段後,由於缺乏增量資金流入,這種零和博弈模式將不可避免讓項目方利益站在用戶利益對立面,加速用戶流失。3. 完全服務於Web3原生用戶,解決該部分用戶的獨特痛點:- 構造新敘事,圍繞Web3原生用戶某些未被挖掘的價值元素進行貨幣化設計,創造新資產類別: 機會點:通過爲Web3原生用戶提供新的投機標的(如SocialFi賽道),其好處在於項目初始階段即擁有對某種資產的定價權,從而獲得壟斷利潤。 難點:比較依賴團隊資源,即是否可獲得在Web3原生用戶中具備極強號召力或具備加密資產"定價權"的人或機構的認可和支持。- 通過提供新的工具化產品,服務於Web3原生用戶在參與市場過程中未被滿足的需求。或從用戶體驗角度爲這部分用戶提供更好、更方便的產品: 機會點:隨着加密貨幣逐步普及,該部分用戶羣體總體基數將逐步擴大,爲用戶細分帶來可能。且由於聚焦某一用戶羣體真實需求,此類產品往往比較容易達到PMF,從而建立更健壯的商業模式。 難點:由於回歸到真正的用戶需求,產品發展路徑雖然更健壯,但建設週期要比其他範式項目更長。且由於此類項目非敘事驅動,而是具體需求驅動,產品的PMF比較容易驗證,在項目早期通常無法獲得大額融資。## 對Web3消費者應用投資理論的思考1. 如何超越投機週期是Web3消費者應用首要考慮的問題Friend.Tech的發展路徑給我們很大啓示。累計Protocol Fee達到$24,313,188,累計用戶(Trader)總數達918888個,表現亮眼。然而目前發展遭遇較大挑戰,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產品設計上,引入Bonding Curve爲社交應用引入投機屬性,短期內依靠財富效應吸引大批用戶。但中長期來看,這種做法提高了用戶進入社區門檻,與目前大部分Web3項目或KOL依賴公域流量建立影響力的做法相悖。此外,將代幣與產品實用性過度捆綁,導致Web3投機用戶過多,讓用戶脫離對產品實用性的關注。因此對大部分Web3消費者應用來說,在累計大量用戶後,需仔細思考如何找到PMF,保持用戶參與度,幫助項目超越投機週期,並構建可持續商業模式。有效解決這些問題,Web3消費者應用才能獲得真正的Mass Adoption。2. 如何評估Web3消費者應用?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 產品運營數據分析: - 用戶數據:活躍用戶數、用戶增長率、用戶留存率等。 - 轉化數據:AUM和User spend等。- 對團隊的判斷: - 技術實力 - 市場嗅覺和開放性 - 團隊資源3. 如何定義一款成功的Web3消費者應用從投資者角度看,Web3消費者應用的成功究竟是營收驅動還是代幣價格驅動?這兩者相互聯繫,取決於投資期限。短期投資更關注代幣價格,長期價值投資則更看重營收數據表現及營收結構的可持續性。4. "應用工廠模式"或許是Web3消費者應用更具確定性的經營策略參考中國Web2行業發展,字節跳動開發了很多成功消費者應用,其經營策略是不斷試錯,開發大量不同類型產品,由市場選擇幾個成功方向,並繼續投入資源擴展業務。這種策略成功關鍵是已累計大量用戶資源,降低試錯成本。這經驗可應用到Web3行業。5. 下一個成功的Web3消費者應用具備哪些特徵?三種可能範式:- 憑藉產品趣味性,先吸引加密KOL採用,再利用KOL影響力帶入粉絲,完成冷啓動。如Kaito。- 從Web3用戶真實需求出發,依靠產品力直接贏得市場。如Polymarket、Chomp等。- 商業模式創新。如Grass利用用戶閒置計算資源,幫助他們在人工智能等領域找到價值捕獲來源,並用代幣將其貨幣化。6. 哪些類別項目更容易成爲加密行業中第一批找到PMF的Web3消費者應用- Web3社交類應用:通過資產化或小衆市場需求發掘,引入更可持續商業模式以及更強用戶留存率。- 鏈上交易工具類應用:隨MEME持續發展,投資者對鏈上交易關注度越來越大。爲用戶提供差異化鏈上交易工具或投資策略。- 支付類應用:隨支付型穩定幣相關法案通過,監管壓力得到釋放。在跨境支付、閒置資金理財等場景構建競爭壁壘。- DeFi:隨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去中心化應用性能限制將被突破。在高頻交易等對執行效率要求較高的金融應用場景中,DeFi將帶來與CeFi產品一樣的性能表現。,其好處在於項目初始階段即擁有對某種資產的定價權,從而獲得壟斷利潤。
難點:比較依賴團隊資源,即是否可獲得在Web3原生用戶中具備極強號召力或具備加密資產"定價權"的人或機構的認可和支持。
通過提供新的工具化產品,服務於Web3原生用戶在參與市場過程中未被滿足的需求。或從用戶體驗角度爲這部分用戶提供更好、更方便的產品: 機會點:隨着加密貨幣逐步普及,該部分用戶羣體總體基數將逐步擴大,爲用戶細分帶來可能。且由於聚焦某一用戶羣體真實需求,此類產品往往比較容易達到PMF,從而建立更健壯的商業模式。
難點:由於回歸到真正的用戶需求,產品發展路徑雖然更健壯,但建設週期要比其他範式項目更長。且由於此類項目非敘事驅動,而是具體需求驅動,產品的PMF比較容易驗證,在項目早期通常無法獲得大額融資。
對Web3消費者應用投資理論的思考
Friend.Tech的發展路徑給我們很大啓示。累計Protocol Fee達到$24,313,188,累計用戶(Trader)總數達918888個,表現亮眼。然而目前發展遭遇較大挑戰,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產品設計上,引入Bonding Curve爲社交應用引入投機屬性,短期內依靠財富效應吸引大批用戶。但中長期來看,這種做法提高了用戶進入社區門檻,與目前大部分Web3項目或KOL依賴公域流量建立影響力的做法相悖。此外,將代幣與產品實用性過度捆綁,導致Web3投機用戶過多,讓用戶脫離對產品實用性的關注。
因此對大部分Web3消費者應用來說,在累計大量用戶後,需仔細思考如何找到PMF,保持用戶參與度,幫助項目超越投機週期,並構建可持續商業模式。有效解決這些問題,Web3消費者應用才能獲得真正的Mass Adoption。
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
產品運營數據分析:
對團隊的判斷:
從投資者角度看,Web3消費者應用的成功究竟是營收驅動還是代幣價格驅動?這兩者相互聯繫,取決於投資期限。短期投資更關注代幣價格,長期價值投資則更看重營收數據表現及營收結構的可持續性。
參考中國Web2行業發展,字節跳動開發了很多成功消費者應用,其經營策略是不斷試錯,開發大量不同類型產品,由市場選擇幾個成功方向,並繼續投入資源擴展業務。這種策略成功關鍵是已累計大量用戶資源,降低試錯成本。這經驗可應用到Web3行業。
三種可能範式:
憑藉產品趣味性,先吸引加密KOL採用,再利用KOL影響力帶入粉絲,完成冷啓動。如Kaito。
從Web3用戶真實需求出發,依靠產品力直接贏得市場。如Polymarket、Chomp等。
商業模式創新。如Grass利用用戶閒置計算資源,幫助他們在人工智能等領域找到價值捕獲來源,並用代幣將其貨幣化。
Web3社交類應用:通過資產化或小衆市場需求發掘,引入更可持續商業模式以及更強用戶留存率。
鏈上交易工具類應用:隨MEME持續發展,投資者對鏈上交易關注度越來越大。爲用戶提供差異化鏈上交易工具或投資策略。
支付類應用:隨支付型穩定幣相關法案通過,監管壓力得到釋放。在跨境支付、閒置資金理財等場景構建競爭壁壘。
DeFi:隨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去中心化應用性能限制將被突破。在高頻交易等對執行效率要求較高的金融應用場景中,DeFi將帶來與CeFi產品一樣的性能表現。
![IOSG:Web3消費者應用範式及投資理論思考](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