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量化還是主觀,必須先看 “是否能適配當前市場的核心邏輯”,而不是只看過去的業績。



主觀交易員的 “高收益”,大多來自某一輪行情的運氣(比如趕上某幣種翻倍),而非可復制的能力,他們只會提自己 “抓住的大行情”,trump喫到了,不會說 “錯過的 10 次機會” 或 “踩過的 5 個坑”,導致預期嚴重虛高,不像量化有明確的止損、倉位規則

另一個 “行情差時主觀先被裁”,因爲主觀的 “成本收益比” 最低,量化團隊至少能提供 “可回溯的策略邏輯”,而平庸的主觀交易員既無法穩定盈利,又佔用資金和管理成本,自然成爲老板 “砍成本” 的首選。

再來說下策略
資金費率套利(比如永續合約多空不平衡時,賺費率補貼)的核心收益來源,是市場的 “單邊情緒”—— 牛市時多頭多,空頭能賺高額費率;熊市時空頭多,多頭能賺費率。24 年是收益大年,因爲去年有明確的趨勢行情,多空分歧大,費率高;25年年初在進場,行情到頂後進入震蕩,多空分歧減小,費率自然降低。

越來越多機構會用大資金做這類策略 —— 永續合約的 “空頭端”(或多頭端)很快被填滿,供需平衡後費率大幅下降,甚至出現 “負費率”,小資金都賺不到多少。除非只有新一輪趨勢行情重新打破多空平衡,費率才會回升,策略才有收益空間。
TRUMP-5.6%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