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专属 #WXTM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总奖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赢!
🎯 关于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个以数字资产为核心的区块链协议,由 Rust 构建,致力于为创作者提供设计全新数字体验的平台。
通过 Tari,数字稀缺资产(如收藏品、游戏资产等)将成为创作者拓展商业价值的新方式。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WXTM 或相关活动(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形式不限(观点分析、教程分享、图文创意等)
添加标签: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动截图(如充值记录、交易页面或 CandyDrop 报名图)
🏆 奖励设置(共计 70,000 枚 WXTM):
一等奖(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奖(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奖(10名):2,000 枚 WXTM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主题相关、逻辑清晰、有深度)
用户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附带参与截图者优先
📄 活动说明: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和小号刷量行为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
链游新趋势:游戏性与游戏化的平衡术
链游赛道的现状与玩家需求分析
谈到链游,很多 Web3 圈内人士都觉得这是个"鸡肋"赛道。发展多年却未出现真正成功的案例,好不容易有所突破又遭遇挫折。但资本仍在大量涌入,孵化出一批 AAA 级链游项目。这些游戏虽然有一定的可玩性,但在币价表现上却不尽如人意。
经过深入调研,我们发现链游项目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游戏确实有趣,有些则是简单地将 Web2 小游戏搬到区块链上,缺乏创意。甚至还有一些难以称之为"游戏"的项目也获得了融资和交易所上架机会。
这引发了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对62位玩家进行了为期5天的深度调查。在分析调研结果之前,让我们先来探讨一下链游圈最热门的话题 - "游戏性"问题,以及它与"游戏化"的区别。
游戏性vs游戏化:一字之差,云泥之别
2019年11月,GameFi 概念诞生,开创了一个新的赛道。三年后,Axie 和 StepN 的全球风靡带来了 X to Earn 模式,推动了 Web3 游戏的融资热潮。融资总额接近百亿美元,大量 AAA 级游戏项目开始研发。赛道的竞争焦点从最初的"Fi"转向了现在的"游戏性"。
那么,"游戏性"到底指什么?它与"游戏化"又有何不同?
可以用蛋糕来做个比喻:
游戏性是蛋糕的主体,决定了蛋糕的基本口味和形状。它包括游戏的核心玩法、规则、挑战和互动方式,直接影响玩家的乐趣体验。
游戏化则像蛋糕上的装饰,让蛋糕看起来更诱人。它指的是将游戏元素和机制应用到非游戏场景中,提高用户参与度和积极性。
简而言之,"游戏化"决定吸引力,让你"想玩";"游戏性"决定体验,判断"好不好玩"。
在 Web3 链游中,游戏性是作为游戏的基础,直接影响玩家的游戏体验。而游戏化则是通过游戏机制来激励玩家参与社区建设、市场交易等 Web3 特色活动。
Bigtime 就是一款典型的注重"游戏性"的 Web3 游戏。它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场景设计,随机掉落极品装备的刺激感,以及玩家通过技术提升打败强敌的成就感。这些元素都增强了游戏的可玩性和吸引力。
Cards AHoy 也是一个重视"游戏性"的代表作。作为卡牌链游,它玩法简单但富有策略性。玩家可以预先配置战斗团队,在 PVP 对战中轮番上阵。每张卡牌都有特定属性和技能,采用车轮战的方式进行对抗。看似简单的玩法实际上在游戏性上做了深度扩展,包括每日体力变化、新种族流派、多样化技能等。
目前,真正在"游戏性"上做得出色的 Web3 游戏并不多见。毕竟,打造一款真正好玩的游戏需要时间和功力的积累。
因此,一些链游项目转而专注于"游戏化",将 Web3 的激励机制发挥到极致。比如 Blast 生态上的链游 Spacebar。
Spacebar 的核心玩法非常简单:注册飞机账号,驾驶飞机遨游太空,长按空格进入各个星球(项目)查看介绍。除此之外,还有每日签到、质押 ETH 等活动来获取积分。
从玩法来看,Spacebar 更像是将用户了解 Web3 项目的过程"游戏化"了。它通过各种激励机制吸引用户每天登录、质押资产,并了解其他生态项目。
这种做法并非在提升游戏本身的趣味性,而是通过各种激励让用户更有动力参与其中。类似的"游戏化"链游还有 Xpet、Xmetacene、Notcoin 和 Catizen 等,都在激励机制上下足了功夫。
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这种"游戏化"的做法。毕竟,如果用户就是被这种精美的"包装"所吸引呢?
Web3 玩家真正看重什么?
为了更好地了解玩家的需求,我们对一些粉丝和玩家进行了小规模的问卷调查,得出了 7 个结论:
大多数 Web3 玩家玩过的链游数量不超过 5 款。
推特是 Web3 玩家获取链游信息的主要渠道。
90% 的 Web3 玩家每天花在链游上的时间不超过 2 小时,其中 57.5% 不足 1 小时。
游戏热度是玩家决定是否尝试一款链游的主要因素。
30.6% 的玩家因"游戏化"(如赚钱因素)而参与链游,29% 的玩家因"游戏性"(如丰富玩法)而参与。
38.7% 的玩家因"游戏化消失"(失去赚钱吸引力)而放弃链游,同样比例的玩家因"游戏性消失"(不再有趣)而放弃。
玩家最期待的 Top 5 链游:Xterio 生态链游、MATR1X、Space Nation、Pixels、BAC Games。
这些调查结果有些出人意料。作为 Web3 老玩家,我原本以为大多数人玩链游纯粹是为了赚钱,很少有人真正在意"可玩性"。但事实上,有将近一半的玩家是基于游戏本身的趣味性而参与的。
这表明 Web3 Gaming 赛道可能正处于一个转折点,开始回归游戏本质。Web3 Gaming 的"鸡肋"阶段似乎即将结束。
当前的 Web3 玩家对"游戏性"和"游戏化"都很看重,可以说是在"两头下注"。毕竟,没有人希望看到一个外表精美但内容乏味的游戏。
结语
无论是在"游戏性"还是"游戏化"方面的创新,只要能满足玩家需求就是好的。但创新不能脱离需求而存在。人类的基本需求其实一直没有太大变化,变化的是需求的满足形式。
Web3 Gaming 本质上是用新的形式来满足人们对精神自由和情绪释放的需求。虽然目前真正能满足这种需求的 Web3 游戏还很少,但只要人们对游戏的精神需求仍然存在,Web3 Gaming 就一定有未来。
至于这个未来何时实现,仍有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但无论是专注于"游戏化"还是"游戏性",链游项目的最终目标都是一样的:做大市场蛋糕,让开发者和玩家都能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