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对政策驱动是否已经麻木?近期与许多行业资深人士交流时,大家都感叹2024/2025年的市场变化难以捉摸,许多经验丰富的交易者也难以获利。有一种观点认为,2017/2018年是"社区驱动型市场",新的资产发行模式创造了财富效应;2020/2021年是"技术驱动型市场",新的资产玩法(如DeFi和NFT)带来了财富效应;而2024/2025年则是"政策驱动型市场",市场变化主要取决于政策的变化。本文主要聚焦于近期的政策驱动型事件,特别是公开的政策信息对加密货币价格的影响程度。在此之前,有一个重要假设:人们对长期持续出现的信号会逐渐麻木(原因包括各种策略的磨平、人们感知的迟钝等)。自2024年ETF获批以来,除了传统的交易所资金费率、借贷利率、波动率、K线等技术指标外,市场将ETF的隔日净流入/流出数据作为预测价格走势的重要参考。那么,市场如何看待这些数据?这些数据是否会显著影响价格?以ETH为例,其价格与ETF的流入/流出呈正相关性。而BTC的价格走势与ETF的净流入/流出相关性则不太明显,尤其是在11月份某位政治人物胜选之后,这种相关性逐渐减弱。总的来说,市场对公开信息(特别是直观的市场信息)的敏感度会逐步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信息完全无效。近期,某位政治人物多次就关税问题发表言论,包括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征收关税、对外国钢铁和铝制品征收关税、对加拿大乳制品和木材征收新关税等。这些言论对市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数据显示,第一次(2月1日)和第三次(3月4日)关税话题的市场反应最大,第二次(2月13日)和第四次(3月7日)的反应较小,第五次(3月11日)甚至出现了小幅上涨。这是否意味着市场已经对这些关税言论产生了免疫力?结合ETF的流入/流出情况分析,早在3月1日前,BTC ETF就已经出现大规模流出,可能是为了避险或离场。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现存的ETF持有者对关税议题的反应较小。3月4日的关税征收虽在市场预期之内,但受日本央行加息影响,市场反应更为剧烈。3月7日的关税言论虽有影响,但当日同时也有其他重要消息,市场的预期超过了实际政策的影响。虽然表面上看,3月11日的市场反应似乎显示出某种"脱敏",但更深层的原因可能是避险资金已经撤离,留在场内的交易者已经将"关税"因素纳入了考虑。市场并非真正麻木或脱敏,而是在精心计算风险。因此,政策言论仍然是市场关注的重要因素,只是其影响方式可能更加复杂和微妙。
政策驱动型市场:ETF流动与关税言论对加密货币价格的影响分析
市场对政策驱动是否已经麻木?
近期与许多行业资深人士交流时,大家都感叹2024/2025年的市场变化难以捉摸,许多经验丰富的交易者也难以获利。有一种观点认为,2017/2018年是"社区驱动型市场",新的资产发行模式创造了财富效应;2020/2021年是"技术驱动型市场",新的资产玩法(如DeFi和NFT)带来了财富效应;而2024/2025年则是"政策驱动型市场",市场变化主要取决于政策的变化。
本文主要聚焦于近期的政策驱动型事件,特别是公开的政策信息对加密货币价格的影响程度。在此之前,有一个重要假设:人们对长期持续出现的信号会逐渐麻木(原因包括各种策略的磨平、人们感知的迟钝等)。
自2024年ETF获批以来,除了传统的交易所资金费率、借贷利率、波动率、K线等技术指标外,市场将ETF的隔日净流入/流出数据作为预测价格走势的重要参考。那么,市场如何看待这些数据?这些数据是否会显著影响价格?
以ETH为例,其价格与ETF的流入/流出呈正相关性。而BTC的价格走势与ETF的净流入/流出相关性则不太明显,尤其是在11月份某位政治人物胜选之后,这种相关性逐渐减弱。
总的来说,市场对公开信息(特别是直观的市场信息)的敏感度会逐步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信息完全无效。
近期,某位政治人物多次就关税问题发表言论,包括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征收关税、对外国钢铁和铝制品征收关税、对加拿大乳制品和木材征收新关税等。这些言论对市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数据显示,第一次(2月1日)和第三次(3月4日)关税话题的市场反应最大,第二次(2月13日)和第四次(3月7日)的反应较小,第五次(3月11日)甚至出现了小幅上涨。这是否意味着市场已经对这些关税言论产生了免疫力?
结合ETF的流入/流出情况分析,早在3月1日前,BTC ETF就已经出现大规模流出,可能是为了避险或离场。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现存的ETF持有者对关税议题的反应较小。
3月4日的关税征收虽在市场预期之内,但受日本央行加息影响,市场反应更为剧烈。3月7日的关税言论虽有影响,但当日同时也有其他重要消息,市场的预期超过了实际政策的影响。
虽然表面上看,3月11日的市场反应似乎显示出某种"脱敏",但更深层的原因可能是避险资金已经撤离,留在场内的交易者已经将"关税"因素纳入了考虑。
市场并非真正麻木或脱敏,而是在精心计算风险。因此,政策言论仍然是市场关注的重要因素,只是其影响方式可能更加复杂和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