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这段话的核心,是把投资决策的“门槛”,和对未来的“预判”绑在了一起。
简单说,机会成本就是“你选了A,就不得不放弃的B的收益”。所以做投资时,你能接受的最低回报率,其实藏着你对“未来可能遇到的B”的猜测。
就像巴菲特觉得,未来大概率还能遇到回报率超10%的好机会。这时候,如果现在手里有个8%回报的项目,他就不愿意投——因为投了这个,万一未来真的出现15%的机会,手里的钱被占住了,就等于亏了7%的潜在收益(15%-8%)。所以他给自己设的“门槛”是10%,本质是怕错过未来更好的选项。
但如果情况变了呢?比如明确知道,未来市场利率长期维持在1%,意味着其他投资机会的回报率大概率也高不到哪去。这时候,“放弃未来机会”的成本变低了——就算现在投个5%回报的项目,未来可能也遇不到比这更好的,机会成本几乎可以忽略。那之前设的10%门槛,自然就该往下调。
所以说白了,投资时我们心里那道“不能低于多少回报才出手”的线,从来不是死的。它更像个动态的标尺:对未来机会越乐观(觉得以后有高回报等着),标尺就抬得越高;对未来机会越谨慎(觉得以后没什么好选项),标尺就放得越低。
这本质上是在用对“明天”的想象,给“今天”的选择划边界。 #PI# #B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