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Hyperliquid:永续合约平台如何支撑百亿美元估值距离首次发布Hyperliquid(HYPE)估值框架已过去约半年。这期间虽有变化,但我对HYPE的看好程度不变。让我们回顾一些关键数据。## 收入估算评估HYPE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为年化收入做出合理估值。Hyperliquid作为一家快速成长的早期创业公司,位于周期性行业,熊市交易量可能比牛市低约50%。我认为,用户快速增长和资金流入等利好因素,足以抵消潜在的熊市影响。过去半年的平均日收入大幅上升,印证了这一观点。即使短期内比特币进入熊市,由于ETF资金持续流入及美国政策态度转暖,交易量下降幅度可能不及往年。保守起见,我们仍将使用近期牛市平均交易量300万美元作为基准,不考虑增长因素。在估值倍数计算中,我从流通量和调整后的完全稀释供应量两个维度考察了代币总量。我的计算剔除了回购、销毁部分,以及未来释放/社区资助等尚未发放的代币。对于团队及基金会预留的代币,我在调整后供应量中全额计入,这一处理相对保守。基于7天数据计算的市盈率如下:- 按流通量计算约为12.3倍- 按调整后完全稀释供应量计算约为21.9倍我认为最合理的估值基准应介于两者之间,称之为混合市盈率,约为17.1倍。## 与上市公司对比将HYPE与上市公司对比时,需要考虑股权激励(SBC)对估值的影响。我的方法是:1. 如果使用实际股东净现金流对比,采用"LTM倍数(扣除SBC)"比较上市公司估值,同时将Hyperliquid团队代币100%计入总供应量。2. 如果采用上市公司惯用的"调整后EBITDA"口径,则使用"混合供应量倍数":流通中代币加上50%团队代币。无论采用哪种方式,HYPE的估值都极具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HYPE的自由现金流利润率远高于Coinbase、Robinhood等公司,具有更强的防御能力。## HYPE的牛市潜力许多人低估了HYPE在牛市中的潜力。永续合约是仅次于稳定币的加密领域最大市场之一,而Hyperliquid目前仅占约10%市场份额。随着HyperEVM和新型永续合约的推出,Hyperliquid有望从"加密永续合约平台"扩展为"全球资产永续交易平台"。如果Hyperliquid未来几年占所有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的25%,日收入可能达到1500万美元,届时HYPE的自由现金流估值倍数将降至5倍。## 与其他加密代币对比目前可比的项目不多,仅有少数具备强大产品市场契合度并能稳定产生现金流的memecoin启动平台,如BONK、GP、PUMP等。相比之下,HYPE的模式更具护城河,更难被颠覆。## 传统金融的关注随着ETF的推出,传统金融正加速进入加密领域。HYPE作为一个能产生可观现金流、模式防御性强的代币,极有可能吸引传统金融的青睐。一旦SONN上线,或将成为HYPE的重要拐点。## 代币分发目前HYPE持币地址数量较少,约15万个。但随着新的分发渠道和法币入口的建设,这一局面有望改变。Phantom等基于Hyperliquid构建的前端已吸引大量新用户,SONN和HYPD等财库公司也可能成为重要分发网络。## 数据表现Hyperliquid近期在用户增长、资金流入、未平仓合约等多个指标上创下新高。与中心化交易所相比,其交易量和持仓量也不断刷新纪录。同时,相对溢价指标(SWPE)处于近期低点,暗示当前价格具有吸引力。## 未来增长驱动力推动HYPE未来增长的关键因素包括:前端分发、法币入口建设、HIP-3新产品、SONN上线、现货抵押品支持永续合约交易、更多现货资产上线等。## 总结HYPE当前估值仍然非常便宜,其潜力可能尚未被市场充分认识。
Hyperliquid解析:百亿美元永续合约平台估值探究
分析Hyperliquid:永续合约平台如何支撑百亿美元估值
距离首次发布Hyperliquid(HYPE)估值框架已过去约半年。这期间虽有变化,但我对HYPE的看好程度不变。让我们回顾一些关键数据。
收入估算
评估HYPE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为年化收入做出合理估值。Hyperliquid作为一家快速成长的早期创业公司,位于周期性行业,熊市交易量可能比牛市低约50%。我认为,用户快速增长和资金流入等利好因素,足以抵消潜在的熊市影响。过去半年的平均日收入大幅上升,印证了这一观点。
即使短期内比特币进入熊市,由于ETF资金持续流入及美国政策态度转暖,交易量下降幅度可能不及往年。保守起见,我们仍将使用近期牛市平均交易量300万美元作为基准,不考虑增长因素。
在估值倍数计算中,我从流通量和调整后的完全稀释供应量两个维度考察了代币总量。我的计算剔除了回购、销毁部分,以及未来释放/社区资助等尚未发放的代币。对于团队及基金会预留的代币,我在调整后供应量中全额计入,这一处理相对保守。
基于7天数据计算的市盈率如下:
我认为最合理的估值基准应介于两者之间,称之为混合市盈率,约为17.1倍。
与上市公司对比
将HYPE与上市公司对比时,需要考虑股权激励(SBC)对估值的影响。我的方法是:
如果使用实际股东净现金流对比,采用"LTM倍数(扣除SBC)"比较上市公司估值,同时将Hyperliquid团队代币100%计入总供应量。
如果采用上市公司惯用的"调整后EBITDA"口径,则使用"混合供应量倍数":流通中代币加上50%团队代币。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HYPE的估值都极具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HYPE的自由现金流利润率远高于Coinbase、Robinhood等公司,具有更强的防御能力。
HYPE的牛市潜力
许多人低估了HYPE在牛市中的潜力。永续合约是仅次于稳定币的加密领域最大市场之一,而Hyperliquid目前仅占约10%市场份额。随着HyperEVM和新型永续合约的推出,Hyperliquid有望从"加密永续合约平台"扩展为"全球资产永续交易平台"。
如果Hyperliquid未来几年占所有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的25%,日收入可能达到1500万美元,届时HYPE的自由现金流估值倍数将降至5倍。
与其他加密代币对比
目前可比的项目不多,仅有少数具备强大产品市场契合度并能稳定产生现金流的memecoin启动平台,如BONK、GP、PUMP等。相比之下,HYPE的模式更具护城河,更难被颠覆。
传统金融的关注
随着ETF的推出,传统金融正加速进入加密领域。HYPE作为一个能产生可观现金流、模式防御性强的代币,极有可能吸引传统金融的青睐。一旦SONN上线,或将成为HYPE的重要拐点。
代币分发
目前HYPE持币地址数量较少,约15万个。但随着新的分发渠道和法币入口的建设,这一局面有望改变。Phantom等基于Hyperliquid构建的前端已吸引大量新用户,SONN和HYPD等财库公司也可能成为重要分发网络。
数据表现
Hyperliquid近期在用户增长、资金流入、未平仓合约等多个指标上创下新高。与中心化交易所相比,其交易量和持仓量也不断刷新纪录。同时,相对溢价指标(SWPE)处于近期低点,暗示当前价格具有吸引力。
未来增长驱动力
推动HYPE未来增长的关键因素包括:前端分发、法币入口建设、HIP-3新产品、SONN上线、现货抵押品支持永续合约交易、更多现货资产上线等。
总结
HYPE当前估值仍然非常便宜,其潜力可能尚未被市场充分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