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量化还是主观,必须先看 “是否能适配当前市场的核心逻辑”,而不是只看过去的业绩。
主观交易员的 “高收益”,大多来自某一轮行情的运气(比如赶上某币种翻倍),而非可复制的能力,他们只会提自己 “抓住的大行情”,trump吃到了,不会说 “错过的 10 次机会” 或 “踩过的 5 个坑”,导致预期严重虚高,不像量化有明确的止损、仓位规则
另一个 “行情差时主观先被裁”,因为主观的 “成本收益比” 最低,量化团队至少能提供 “可回溯的策略逻辑”,而平庸的主观交易员既无法稳定盈利,又占用资金和管理成本,自然成为老板 “砍成本” 的首选。
再来说下策略
资金费率套利(比如永续合约多空不平衡时,赚费率补贴)的核心收益来源,是市场的 “单边情绪”—— 牛市时多头多,空头能赚高额费率;熊市时空头多,多头能赚费率。24 年是收益大年,因为去年有明确的趋势行情,多空分歧大,费率高;25年年初在进场,行情到顶后进入震荡,多空分歧减小,费率自然降低。
越来越多机构会用大资金做这类策略 —— 永续合约的 “空头端”(或多头端)很快被填满,供需平衡后费率大幅下降,甚至出现 “负费率”,小资金都赚不到多少。除非只有新一轮趋势行情重新打破多空平衡,费率才会回升,策略才有收益空间。